返回 华娱:从怪兽电影开始 首页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第385章 下一部电影拍什么[2/2页]
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书楼小说]https://m.shulouxs.org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    看到了一个熟悉的名字——《金刚》。

    《金刚》在国内是一月份上映的,紧随《霍元甲》之后。

    但在美国国内,上映日期是12月,所以也在本届奥斯卡评选范围之内。

    《金刚》拿下了三项大奖,都是技术奖,最佳音效剪辑,最佳视觉效果,最佳音响效果。

    想起金刚,就想起了自己的怪兽系列——《狂暴巨兽》《环太平洋》……

    现在是三月份,在大洋彼岸,也就是下个月,大IP《变形金刚》的第一部就要开始拍摄了。

    这个IP一共拍了七部之多,足见人们对机器人电影的喜爱,市场前景巨大。

    但不管是怪兽,还是机器人,都需要强大的特效支持。

    而现阶段的特效,成本都高的吓人。

    《金刚》成本2.47亿美元,《变形金刚》成本1.5亿美元,《2012》成本2亿美元……

    特效大片,动辄成本一亿往上,单位还是美元。

    这让张辰心里直打鼓。

    他仔细想过这里面的利弊。

    《变形金刚》明年上市,狂揽7亿美元,还带起一股机器热。

    《环太平洋》属于机甲,勉强属于同一个范畴,应该能蹭一波热度。

    但有利必有弊。

    《环太平洋》后世在北美卖的并不好,只在华夏卖的还不错。

    虽然拍续集了,证明肯定是挣钱了,但肯定不是大爆。

    像这种大制作,耗费那么多资金,占用的时间还长,如果不能大爆,意思就不大。

    他自己也分析过,为什么同样是机器人类型,《变形金刚》就大卖了,《环太平洋》就扑街。

    究其原因大概是因为《环太平洋》里机甲的造型有些太low了。

    那时候《变形金刚》都已经出了好几部,人们习惯了精密机械一般的《变形金刚》,对傻大黑粗的笨重机甲就有些不太能接受。

    但反过来一想,这其实就是美式审美和苏式审美的区别。

    苏式审美看起来没有那么精密,但更有力量感,而且贴近赛博朋克。

    后世赛博朋克在西方可是很流行的,说明苏式审美在欧美并非没有市场。

    只不过《环太平洋》并没有将苏式审美做到极致。

    说起苏式审美,最耳熟能详的其实就是《流浪地球》,里面所有的装备都是傻大黑粗的造型,充满了力量感。

    《流浪地球》的导演郭凡曾经说过:“苏联美学风格是唯一我们能够找到的,更中国人有情感联系的工业设计,你可以看长安街依然保留了好多钟楼,特别是军事博物馆,典型的,那是一套美学体系,我们对那个东西有感情。”

    这是一种可以激发国人共鸣的工业设计,所以偏苏式审美的《环太平》在国内大爆。

    张辰自己也琢磨过,如果他真的把《环太平洋》搞出来,对上《变形金刚》,大概率还是完败。

    但如果是《环太平洋》+《狂暴巨兽》,未必就会输。

    一个粗暴笨重,一看就不好惹的铁疙瘩加上一个粗暴笨重,看上去的就暴戾无比的巨兽,那画风,肯定能牢牢吸引观众的眼球。

    不过有一个最大的难题,特效大片太贵了。

    即便他把成本控制在一亿美元,也是很大的一笔钱,让他拿这么大一笔钱练手拍特效大片,他有点没底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这两天,《画皮》的拍摄越来越顺,过两天黄小明要请假参加《神雕》的活动,所以这两天都在集中拍摄他的戏份。

    其实不止黄小明,到了四月份,张辰和周公子也得离开去参加金像奖。

    拍电影就是这样,总有这样那样的事情打断你的思路。

    想要一鼓作气的拍完一部戏,除非是名不见经传的小剧组。

    即便剧组花钱如流水,但明星们有这样那样的诉求,你不得不响应。

    就比如黄小明这种,他请假你能不准吗?

    人家拍《射雕》的时候是签了合同的,配合宣传是义务,你硬扣着不放人,就别怪到时候《画皮》上映的时候人家也不配合你的宣传。

    娱乐圈,为什么称为圈,因为里面充满了人情世故。

    都是你给我面子,我给你方便……

    别看张辰天天吐槽说明星没什么票房号召力,但真到拍片的时候,你问他愿不愿意用明星,他也愿意用。

    票房号召力这个东西真的很不好说,有时候很虚,有时候又很实。

    香港那么多从小看到大的明星,喜不喜欢?当然喜欢。

    但你会为了支持谁谁谁专门跑去看他的电影吗?

    答案是肯定不会。

    这时候张辰说所谓的明星没什么票房号召力一点都没错。

    但你要说绝地的,就是没有票房号召力,当然也不是。

    否则怎么解释杨小蜜的《孤岛惊魂》,居然卖了9000万票房,这怎么解释,总不能说观众都是奔着陈小春去的吧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夜晚,统筹将《画皮》最近的开支明细报表送到张辰房间里。

    张辰拿起报表,发现真的是花钱如流水。

    很多人以为,拍电影‘费钱都是因为演员的片酬高。

    那是2016年以后。

    从2016年开始,资本进入影视圈,大量新项目启动,出现了人不够用的情况。

    人不够用,资本就开始加价抢人,这才造成了片酬飞涨。

    但在此之前,拍电影电视剧已经属于很费钱的行当,因为真的是各方面都花钱。

    租赁场地要钱,搭建布景也要钱,其他的人员吃喝拉撒,住宿交通,全都是钱。

    而且只要是涉及到电影的,都很贵。

    普通的一件衣服,可能就几十块,但如果是戏服,不好意思,一千。

    化妆也是。

    零几年普通人的工资也就一千多一个月。

    剧组最普通的一个化妆师都能拿5000一个月,好的还可能上万。

    再说道具,比如古装戏的武器兵刃,很多都是假的,木头做的,依旧价值不菲。

    如果是真家伙,那价格能惊掉你的下巴。

    没有剧组敢全部用真的,能稍微考究一点已经算是良心剧组了。

    像《画皮》这样的古装戏,那真是每一个镜头都在烧钱。

    就这么说吧,一个镜头里,作为背景的侍女丫鬟或者小兵丁,光是他身上的一身行头成本大概就一千块钱出去了。

    然后镜头里但凡有正面镜头的,身上的行头都得上万。

    主角或者主要配角身上的衣服肯定要比较精致,一件起码几千块。

    兵器就更不得了,很多都是号称手工打造的,随随便便就好几千。

    这还没开始拍呢。

    一旦开始拍,化妆是钱,胶片也是钱。

    一场戏,随便NG个几回,已经花钱如流水。

    所以拍电影,乍一看没觉得什么地方花钱,其实每个地方都在花钱。

    涓涓细流汇入江海,合起来就不是小数目。

    章节错误,点此报送(免注册),

    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

第385章 下一部电影拍什么[2/2页]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