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 清川行道 首页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第80章 平安乡少女收留,父与子一封家书…[1/2页]
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书楼小说]https://m.shulouxs.org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    白糖一家给李踏峰找来纸和笔,问他想写什么,写给谁。

    他没有说话,拿着笔,蘸了墨水,半天也写不出半个字。

    坐在旁边看着等了好久的白糖觉得无聊了,就自己跑去找朋友玩,白糖的爹娘也都忙着干该干的活,没人待在这个哑巴大叔身边。

    李踏峰就这样干坐着,一直坐到晚上,夜深,整个平安乡都睡着了,他想了一整天,从儿子刚出生时起,一直不停的回忆,他在想,儿子慢慢长大成人,他做了多少,他做了什么,他在想,清川从小喜欢的东西,不喜欢的东西,说过要做的事,最想要成为的人,最不想成为的人,对往后日子的憧憬。

    一点点一滴滴,从孩子的幼稚言语渐渐变得成熟实在,慢慢地长大,越来越高,然后突然有一天,他一脸兴奋地对这个父亲说“爹我比你高了”,瞧那高兴的样儿,还是像个孩子。

    后来清川决定练剑,其实在清川很小的时候,他就想着不能让他练剑,但他不愧是自己的儿子,在剑道上的天赋比他当年还要惊才绝艳不少,孩子大了要离开小巢,难以避免,不如就此随他去,于是他那天听见以后没有异议,更不会因此就去找武当山那个老头儿的麻烦。

    清川去华山的那三年,他仍旧待在那一方小家里,本想等他回来,没想到十年都到了自家儿子也没消息,就亲自去了华山接他,没成想恰好遇到他被打得半死,出手救了以后已经准备以死谢罪,但还是又风流了一回。

    再下一次见到自家儿子,就是在北边边境的战场上了。

    再后来,就没有了。

    他这个父亲还是不够称职,自从他十五岁上武当开始习武以后,他就在自己的记忆里留下了好几大块的空白。

    李踏峰叹了口气,清川现在已经不小了,也应当独当一面,可是,他这个作父亲的还是打心里觉得他永远都是个孩子,记得清川小时候虽说讨厌吃鱼,但那些虾蟹海味还是蛮喜欢的,他那时候偶尔会去给他买些来带回家,不过到了后来就变成自己亲手去海里捞,锻炼了一手渔夫的手艺。

    清川从小吃东西就嘴笨,吃鱼不会吐刺,吃西瓜不会吐籽,嗑个瓜子都不利索,小一点的时候还很挑食,总是不肯吃饭,给他当时愁的哟,带出门见人都怕人家说他不给儿子饭吃,瘦得跟只小猴子似的。还贪玩,不说是三天两头了,他那是天天!好像一天不出门撒欢都难受,瞧着他去私塾读书也没几天认真过,亏得那个徐先生还那么看重他。

    清川十岁以后,吃饭的问题倒是好了不少,或许是长大了些懂事了,不会像以前那么挑食不肯吃饭,调皮虽然也是调皮了点,但人很开朗,很活泼,总能跟人打成一片,朋友遍地,听邻里的说法,清川这孩子还是很讨喜的,人也热心,经常会给朋友帮忙。

    记得清川小时候路过个有狗的人家门口,结果被狗子追着咬,自那以后,清川就对狗有了心理阴影,常常半夜听到狗吠都要怕得睡不着觉,他小时候还怕黑,房间里不点支蜡烛都不敢睡觉,赵长婧只好每晚半夜起来给他去熄灯。

    过年的时候放鞭炮贴红联,这下子为数不多的一技之长,可算是派上了用场,他写的字是邻里八乡都公认的好,每逢过年都会有人来家里请他写字,好在这小子也认人情,知道自己平时受他们照顾,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让他在自家园子和田里摘果子偷菜,于是也都耐着性子给他们写完。

    他一直想一直想,一直回忆着。

    他终于落下第一笔,然后一笔接着一笔,写了很长很长的一篇书信。

    第二日,他将信纸包好,一个人走了很远很远的路,将这封信寄了出去。

    白糖找不着他,还以为他又脑子不好使走丢了,从家里跑出去寻了好半天也找不到踪迹,瞧给小姑娘急的,跺脚跺个不停。

    李踏峰自己回来以后,白糖就哇哇大哭,趁着爹娘都不在,她破口大骂:“‘不说话,你也太不让人省心了!这么大个人了,怎么可以乱走!快说你去哪里了?还好你自己走回来,不然就丢啦!你走丢了,就再遇不到我这样善良的人了,指不定就没人可收留你了!知不知道?”

    “不说话”没有说话,傻傻的看着她笑。

    白糖扶额:“唉,差点忘了,你时不时脑子就不好使,估计也没听明白吧?下次不准再这样了啊,我可找你找半天了,累死我了。”

    他点点头。

    “对了,你说你要写信,写了吗?谁给谁的?写好了跟我说一声,我帮你拿去寄。”

    他摇摇头。

    “啥意思?不写了吗?”

    摇头。

    “你不会写?”

    摇头。

    “你不寄了?等等,你是大半天的跑出去,不会是自己去寄信了吧?”

    点点头。

    “那看来你脑子也没那么傻啊,怎么总是会看起来一副傻样?”

    李踏峰茫然了。

    “算了算了,也许是间歇性的傻?”

    白糖自言自语道。

    江阳城内,李清川陪着黄巢去戏台听戏,隔壁就是说书的茶楼,各种声音嘈杂,人来人往。

    唱戏的小旦水袖翩翩,唱着一出好戏,台下鼓掌起哄,看戏的黄巢撇撇嘴,一副见不屑的样子。

    “我看这个小旦唱的不错,就是那个小生不太行,不如我家里的那个唱的好。”

    “哥哥还懂这些?”

    “哈哈,略知一二罢了,我家里有个戏班子,每到逢年过节的时候都会搭起戏台子唱戏,我从小听到大,我的祖母也比较喜欢这些,每次听着一脸兴致勃勃的跟我讲这讲那。”

    “……你家养了个戏班子?”李清川震惊。

    “对啊。”黄巢倒是一脸平淡。

    “哥哥,你家是什么名门望族啊?这么有钱?我记得我小的时候想要听戏,都是村子里集资请的戏班子来,一年也弄不过两三次的,每次来做戏我都特别开心,因为会有很多小摊贩来卖吃的,我就可以跟阿娘讨点零花钱去买东西吃。”

    “那你们这样一定很热闹,我可是没这个福气了。”

    李清川摇摇头,笑道:“哪有,一个小戏台子前一堆人,去的晚了,挤都挤不进去,看个屁啊,就只能去逛咯。”

    “就跟逛集市一样吗?”

    “有点区别吧,但是区别不大,哥哥,家里有个戏班子是什么感觉?是不是看戏都很方便?不用去抢位置?”

    “确实,家里每个人都会安排座位,会摆上一些果盘和吃食,能边看边吃,一些表亲兄弟可以坐在一起聊聊天,打闹打闹,还算是挺惬意的吧,但很多时候长辈们兴致一来,就要我们作诗,烦死我了,我从小就讨厌读书,还非要我们去作诗,我才不要,我就爱跟着爷爷练剑,谁要去做那无用的书生!”

    “哥哥是说百无一用是书生咯?”李清川哈哈大笑。

&n

第80章 平安乡少女收留,父与子一封家书…[1/2页]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